UG數(shù)控加工模塊的參數(shù)設置零基礎知識
文章出處:
人氣:1211
發(fā)表時間:2020-05-30 16:15:38
切削參數(shù)
打開“切削參數(shù)”圖標,系統(tǒng)會顯示“切削參數(shù)”對話框,第一欄:策略(既一些加工參數(shù)值的設定)
1、 切削方向:順銑:刀具一般多采用順銑,因為由順銑加工完成時工件的表示光潔度比較好!另一個原因是順銑時刀具的受損要比逆銑輕的多!所以多采用順銑。從外向內用逆洗。從內向外用順洗。
2、 逆銑:多適用于一些粗糙的工件開粗,加工完成后工件的光潔度不好,而且刀具受損嚴重!所以一般不利用逆銑。
3、 切削角:當使用“單向式”切削,“往復式”切削“單向帶輪廓”銑切削三種方法時在切削參數(shù)里才顯示切削角的定義,其意思為所生成的刀軌是平行X向為零,平行于Y向為90度,可根據自己的要求定義切削角度,多采用45度斜進刀可在切削角下的度數(shù)欄內,輸入所定義的角度值,如果想看一下角度方向時,可點示顯示切削方向的圖標。
3、壁:當使用“單向銑削”,“往復式銑削”和“跟隨周邊”時切削參數(shù)里面才有壁選項,“單向”和“往復”銑削里面只有三項。其一:無,它的意思為只切削腔,不去清壁,其二,在起點:刀具在下刀后先把壁清理完,然后再切削腔。其三,在終點:刀具在下刀后把腔切削完成后,到最后一刀把壁清理干凈,無論是“起點”清壁還是“終點”清壁,都是以層為單位,如果沒有“自動”清壁的情況使用在“終點”清壁。如果有“自動”清壁時優(yōu)先使用“自動”清壁,“自動”清壁的意思是:系統(tǒng)給計算一個最適合清壁時清壁。
4、添加精割削刀路數(shù)
本功能是以UG5.0版本才增加的新功能,它能有效的控制幾何體的余量更加均勻,所以在型腔銑開粗時打上對號,讓其添加“1”刀路數(shù),精加工的步距可根據情況而定,但本步距最好要小一些。
5、 毛坯:1、本欄下的毛坯距離和外部(面銑削對話框中)毛坯距離相同。2。Extend to part outline :是指毛坯延展,默認延展至體的最大外形輪廓線因此我們不采用。3、合并距離:當所加工的平面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指定距離大于或等于兩個面之間的距離,兩個面刀路會自動合并成一個刀路,但要求所選擇的面必須在同一高度上,所指定的值可使用刀具的百分比或mm。4、簡化形狀:內有三個選項,也是刀具路徑的優(yōu)化方式。5、毛坯延展:為刀具在切削面的邊緣時切削完成,可根據情況指定刀具向外延伸的值,但所指的值必須小于或等于百分之百。
6、 底切:所示底切
第二欄 余量
(1) 部件余量:在平面銑中的面銑削中,部件余量是顯示不是很清楚,所以不再具體介紹。
(2) 壁余量:刀具在切削完成每一層時,刀具的外徑與側壁的間距(未切割毛坯的厚度)為壁余量
(3) 最終底面余量:刀具在切削完成最后一層時刀具底面與工件底面之間的間隙叫作最終底面余量
(4) 毛坯余量:延展:毛坯比WORKPIECE里定義的毛坯多出的部分。
(5) 檢查余量:指定壓板的余量,比如指5mm,刀具在銑至壓板5mm時,就停止向壓板方向的切削運動,多采用做壓板時要比實際用的壓板大一些,所以檢查余量沒有必要設定
公差:(1)內公差:刀具在加工時充許刀具過切于工件表面的值,內公差多設定為零?。?)外公差:刀具在加工完成后允許留有殘料的值,外公差在開粗時可設的大一些,為了軟件在計算刀路時快一些,在精加工時我們都要把它的值改小一點,但不能為零,如果內公差為零,外公差也為零時,系統(tǒng)是算不出刀路來的。
注意:工件比較大時,要設定所留余量大一些。為了防止在開粗完成后工件會發(fā)生整體變形第三欄 拐角
凸角(1)RollAround:在凸角處生成刀軌以圓弧式進刀(2)Extendand Trim:為直角(3)延伸
第四欄:連接
1切削順序(1)標準:按照所指定的,把多個腔依次加工完成(2)優(yōu)化:當使用優(yōu)化時,系統(tǒng)會根據最短的3D距來依次加工多個腔,(多采用優(yōu)化)(3)跟隨起點:跟隨所指定的切削區(qū)域起點來加工多個區(qū)域(4)跟隨預鉆點:可指定預鉆點完成多腔加工
2跨區(qū)域:當使用跨區(qū)域時在選擇所加工面時把孔的邊界保留(忽略孔前面的對號去掉)
(1) 跟隨:刀具在移動到孔的上方時是提刀橫越孔的空間
(2) 切削:刀具移動到孔的上方時,是以切削的模式跨過孔的上方
(3) 移刀:刀具移動到孔的上方時。是以快速移動的方式,經過孔的上表面可指定最小移刀距離
第五欄 空間范圍:使用刀具夾持器可有效的避讓工件的側壁,以防被刀柄把工件撞傷,一般我們不采用此選項,如果使用此選擇項系統(tǒng)在計算刀軌時比較慢
第六欄 更多(1)部件安全間距:刀柄和工件之間的安全距可默認(2)下限平面、
步進:一條刀路到下一條刀路之間的距離
1、 恒定:指定它的步進距離(如直徑10的刀具可步進8mm)在步進欄中輸入值。
2、 殘余高度:指刀具殘留毛坯的高度,一般不采用其步進方式,在殘余高度欄中輸入值。
3、 % tool Flat:指刀具直徑的百分比,使用該選項時,在某加工式中,其默認值都不相同(50 70)。在計算時要使用刀具的有效直徑,例如直徑30R5的刀具就不能應用70%,30x0.7=21 30 5x2=20 其步進距離大余了刀具的有效直徑,在切削時就會有殘留毛坯,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多采用刀具直徑的百分比,在“percent of Flat Diameter”欄中輸入百分比的值。帶R角的是50%,不帶R角的是75%.
4、 Variable Average 可變的步進距離,最大值,最小值。毛坯距離:在面銑削中,選擇的面只是平面,可設定從所選擇面向外偏置,偏置的值作為毛坯量一般要在實際加工中,測量出實際高度與毛坯高度的差值,注意要測量到最高值。
每一刀的深度:所設定“毛坯距離”后,如果一刀切除,量過大時,可設定每一刀切削深度讓系統(tǒng)按層切削完成。
最終底部余量:可設定加工完成后,到所指面的毛坯的距離。
打開“切削參數(shù)”圖標,系統(tǒng)會顯示“切削參數(shù)”對話框,第一欄:策略(既一些加工參數(shù)值的設定)
1、 切削方向:順銑:刀具一般多采用順銑,因為由順銑加工完成時工件的表示光潔度比較好!另一個原因是順銑時刀具的受損要比逆銑輕的多!所以多采用順銑。從外向內用逆洗。從內向外用順洗。
2、 逆銑:多適用于一些粗糙的工件開粗,加工完成后工件的光潔度不好,而且刀具受損嚴重!所以一般不利用逆銑。
3、 切削角:當使用“單向式”切削,“往復式”切削“單向帶輪廓”銑切削三種方法時在切削參數(shù)里才顯示切削角的定義,其意思為所生成的刀軌是平行X向為零,平行于Y向為90度,可根據自己的要求定義切削角度,多采用45度斜進刀可在切削角下的度數(shù)欄內,輸入所定義的角度值,如果想看一下角度方向時,可點示顯示切削方向的圖標。
3、壁:當使用“單向銑削”,“往復式銑削”和“跟隨周邊”時切削參數(shù)里面才有壁選項,“單向”和“往復”銑削里面只有三項。其一:無,它的意思為只切削腔,不去清壁,其二,在起點:刀具在下刀后先把壁清理完,然后再切削腔。其三,在終點:刀具在下刀后把腔切削完成后,到最后一刀把壁清理干凈,無論是“起點”清壁還是“終點”清壁,都是以層為單位,如果沒有“自動”清壁的情況使用在“終點”清壁。如果有“自動”清壁時優(yōu)先使用“自動”清壁,“自動”清壁的意思是:系統(tǒng)給計算一個最適合清壁時清壁。
4、添加精割削刀路數(shù)
本功能是以UG5.0版本才增加的新功能,它能有效的控制幾何體的余量更加均勻,所以在型腔銑開粗時打上對號,讓其添加“1”刀路數(shù),精加工的步距可根據情況而定,但本步距最好要小一些。
5、 毛坯:1、本欄下的毛坯距離和外部(面銑削對話框中)毛坯距離相同。2。Extend to part outline :是指毛坯延展,默認延展至體的最大外形輪廓線因此我們不采用。3、合并距離:當所加工的平面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指定距離大于或等于兩個面之間的距離,兩個面刀路會自動合并成一個刀路,但要求所選擇的面必須在同一高度上,所指定的值可使用刀具的百分比或mm。4、簡化形狀:內有三個選項,也是刀具路徑的優(yōu)化方式。5、毛坯延展:為刀具在切削面的邊緣時切削完成,可根據情況指定刀具向外延伸的值,但所指的值必須小于或等于百分之百。
6、 底切:所示底切
第二欄 余量
(1) 部件余量:在平面銑中的面銑削中,部件余量是顯示不是很清楚,所以不再具體介紹。
(2) 壁余量:刀具在切削完成每一層時,刀具的外徑與側壁的間距(未切割毛坯的厚度)為壁余量
(3) 最終底面余量:刀具在切削完成最后一層時刀具底面與工件底面之間的間隙叫作最終底面余量
(4) 毛坯余量:延展:毛坯比WORKPIECE里定義的毛坯多出的部分。
(5) 檢查余量:指定壓板的余量,比如指5mm,刀具在銑至壓板5mm時,就停止向壓板方向的切削運動,多采用做壓板時要比實際用的壓板大一些,所以檢查余量沒有必要設定
公差:(1)內公差:刀具在加工時充許刀具過切于工件表面的值,內公差多設定為零?。?)外公差:刀具在加工完成后允許留有殘料的值,外公差在開粗時可設的大一些,為了軟件在計算刀路時快一些,在精加工時我們都要把它的值改小一點,但不能為零,如果內公差為零,外公差也為零時,系統(tǒng)是算不出刀路來的。
注意:工件比較大時,要設定所留余量大一些。為了防止在開粗完成后工件會發(fā)生整體變形第三欄 拐角
凸角(1)RollAround:在凸角處生成刀軌以圓弧式進刀(2)Extendand Trim:為直角(3)延伸
第四欄:連接
1切削順序(1)標準:按照所指定的,把多個腔依次加工完成(2)優(yōu)化:當使用優(yōu)化時,系統(tǒng)會根據最短的3D距來依次加工多個腔,(多采用優(yōu)化)(3)跟隨起點:跟隨所指定的切削區(qū)域起點來加工多個區(qū)域(4)跟隨預鉆點:可指定預鉆點完成多腔加工
2跨區(qū)域:當使用跨區(qū)域時在選擇所加工面時把孔的邊界保留(忽略孔前面的對號去掉)
(1) 跟隨:刀具在移動到孔的上方時是提刀橫越孔的空間
(2) 切削:刀具移動到孔的上方時,是以切削的模式跨過孔的上方
(3) 移刀:刀具移動到孔的上方時。是以快速移動的方式,經過孔的上表面可指定最小移刀距離
第五欄 空間范圍:使用刀具夾持器可有效的避讓工件的側壁,以防被刀柄把工件撞傷,一般我們不采用此選項,如果使用此選擇項系統(tǒng)在計算刀軌時比較慢
第六欄 更多(1)部件安全間距:刀柄和工件之間的安全距可默認(2)下限平面、
步進:一條刀路到下一條刀路之間的距離
1、 恒定:指定它的步進距離(如直徑10的刀具可步進8mm)在步進欄中輸入值。
2、 殘余高度:指刀具殘留毛坯的高度,一般不采用其步進方式,在殘余高度欄中輸入值。
3、 % tool Flat:指刀具直徑的百分比,使用該選項時,在某加工式中,其默認值都不相同(50 70)。在計算時要使用刀具的有效直徑,例如直徑30R5的刀具就不能應用70%,30x0.7=21 30 5x2=20 其步進距離大余了刀具的有效直徑,在切削時就會有殘留毛坯,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多采用刀具直徑的百分比,在“percent of Flat Diameter”欄中輸入百分比的值。帶R角的是50%,不帶R角的是75%.
4、 Variable Average 可變的步進距離,最大值,最小值。毛坯距離:在面銑削中,選擇的面只是平面,可設定從所選擇面向外偏置,偏置的值作為毛坯量一般要在實際加工中,測量出實際高度與毛坯高度的差值,注意要測量到最高值。
每一刀的深度:所設定“毛坯距離”后,如果一刀切除,量過大時,可設定每一刀切削深度讓系統(tǒng)按層切削完成。
最終底部余量:可設定加工完成后,到所指面的毛坯的距離。
此文關鍵字:數(shù)控加工,模塊,參數(shù),設置,基礎知識
同類文章排行
- 注塑模具試模方法及注意事項
- 壓鑄模具鋼的選用及提高壽命方法
- 模具異常如何緊急處理
- 數(shù)控加工與數(shù)控系統(tǒng)
- 談談精密模具零件的基本要求
- 擠出吹塑模具加工工藝
- 如何有效降低普通車床刀具鈍化
- 普通車床改數(shù)控的進給系統(tǒng)有哪些要求
- 塑料模具制作應注意什么
- 加工塑料模具注重以下幾點